咨询热线:021-80312898

湖北纵深推进“五五”工程——223项农业科技集成“花开”荆楚

发布时间:2022-05-19 作者: 来源: PIS中国国际精准农业与信息化高峰论坛

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了解更多




科技强,饭碗稳。


“五五”工程是“十四五”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。即在“十四五”期间突破50项关键核心技术,集成示范500项先进实用科技成果,推广50项可持续发展模式,建设50个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(镇),发展壮大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


5月17日,湖北省“五五”工程暨科技助力夏粮丰收推进会在枣阳举行,通过科技的牵引和支撑作用,去年以来,省农科院集成示范223项农业先进实用成果,启动43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


让科技为农业赋能,荆楚大地上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更充实、更多彩。








“攻关”关键核心技术

填补我省空白




春末夏初,站在枣阳市太平镇胡庄村小麦科技示范基地,放眼远眺高产示范区,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。


省农科院研究员高春保介绍,基地一共种植了18种优质小麦,从中选出优质高产品种,经过扩大种植试验后,再推向市场,“今年预计可以从中挑选出2至3个品种。”


据介绍,每一个推广的小麦品种都经历多点试验,看品种的稳定性与适应性。


良种需配良法。


马路另一边的试验田里,是三种不同机械播种的小麦试验区。


苗好只有一半谷。高春保介绍,农机和农艺的高效结合也是小麦高产的“底气”,现场小麦由产自河南、四川等地的不同播种机播种,“通过试验,看出苗的情况,找到最适合湖北小麦生产的农机农艺。”


湖北小麦看襄阳、襄阳小麦看枣阳。枣阳常年小麦种植面积150万亩,总产11亿斤。


基地的小麦超高产试验区,承担着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,省农科院和襄阳农科院正持续科研攻关,已经取得亩产超600公斤的纪录。


高春保称,等2至3年技术进一步成熟后,就可以在更大面积、更大范围推广。


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园园介绍,去年以来,通过开展43项农业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,种源“卡脖子”取得突破性进展,“硒都黑猪”和“农湖2号”蛋鸭通过国审,其中“硒都黑猪”填补了我省无生猪国审品种的空白,按照“五五”工程突破50项农业产业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任务,将加快突破一批重大新品种,还将开展“种养加”核心技术、耕地地力提升与保育技术研发,推动良种、良法、良田深度融合。




院企合作

破解“两张皮”难题





5月17日,枣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毛家岗村的湖北丰满园果业公司的基地里,桃子均已套袋,趋于成熟。


“桃子根本不愁销,商家每年上门收购。”丰满园总经理刘健一脸自豪地说,公司是“五五”工程深度合作企业,与省、市农科院长期合作,一举破解了科技与市场“两张皮”的难题。


湖北是南方地区早熟桃第一大省,枣阳是湖北蜜桃第一大市,全市种植面积约30万亩。


省农科院研究员何华平介绍,过去湖北桃子以大路货为主,在5月份集中上市销售,以早熟特性抢占市场,随着南北水果交流频繁,早熟桃优势不再。


“大路货没有竞争力。”刘健坦言,他曾遭遇过鲜桃滞销的伤痛,2016年,公司流转2000多亩土地种植精品桃,桃子含糖量达到14度,而且耐储存。


马上,丰满园将再次进行品种更新换代——引入省农科院的串桃新品种,不用套袋、不用疏果,“让桃子好吃又好种。”何华平说。


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——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公司,目前与省农科院正在合作进行富硒标准化应用和示范。


“企业处于市场一线,嗅觉灵敏。”省农科院研究员郑威介绍,今年进入试种第二个年度,通过让小麦叶片吸收生物有机硒肥的方式,使小麦有机硒含量达到食品安全标准,“后期还将深度合作加工富硒面条。”


更贴近农民需求,更贴近企业的呼声。省农科院“五五”工程有效改变了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体制,实现二者深度融合。


去年以来,省农科院与75家龙头企业开展深度融合,解决制约企业发展关键性技术难题165项,推广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251项。帮助赤壁神山兴农公司在新加坡主板上市,成为省内首家在国外上市的农业企业,粮作所、植土所、生农中心在中化集团MAP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农场850亩示范区,水稻平均每亩节本增效20%。




223项农业科技集成

荆楚遍地开花



“花10万元购买科技服务,值!”5月17日,和省农科院粮作所签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服务协议书后,枣阳市禾茂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安林说。


王安林的公司养了近700头肉牛,但公司种植的青贮饲料每年只够400头牛的“口粮”,急需增加青贮饲料产量,根据协议,省农科院将选派专家团队进行种植技术指导,提升青贮饲料产量。


签约现场,襄阳市农业科学院以90万元的价格,向湖北农家富种业股份公司转让了三项小麦新品种成果。


公司董事长李文东喜滋滋地介绍,都是优质高产中强筋小麦品种,争取2年内达到年销售种子1000万斤。


湖北百顺农业公司与恩施州农科院签约,转化魔芋新品系“花混25”新成果。恩施州农科院院长沈艳芬介绍,新品种品质优良、抗病性强、一致性好,商品率高。


百顺农业公司负责人到育种基地实地察看后很满意,称特别看好“花混25”的抗病性,新品种解决了魔芋产业发展的“芯片”难题,为建成武陵山区魔芋生产加工集散基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

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,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。


“立足产业和企业,我们大力推进科研到生产中去、到企业中去。”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介绍,随着“五五”工程向纵深推进,截至目前,已在全省开展223项农业科技成果集成示范,示范新成果5500余万亩,食用菌800万棒、畜禽700万只(头),服务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,下一步,还将进一步推进科研与成果转化,为稳住农业基本盘,守住“战略后院”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。


文章来源:湖北日报





免责声明

一、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图片内容如果无法和版权者联系,我们本着尊重的原则,在文章右部或者下部等处特别醒目地注明来源说明。


二、PIS精准农业视界转载上述内容,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提供保证,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

resize,m_lfit,w_120

扫码

关注



点击这里阅读原文